开放教育学院新
 首页 | 学院概况 | 学院动态 | 党建工作 | 开放教育 | 社区教育 | 招生服务 | 规章制度 | 服务指南 
学院新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· 学院动态 · 学院新闻 · 正文
文脉激荡处,一堂贯通千年的文明史诗——郑州社区大学《武则天与嵩山文化》主题课侧记
日期:2025-04-24 信息来源: 开放教育学院 点击数:

  壹 牡丹灼灼启天章


    2025423日上午,郑州社区大学商都学堂302教室,主讲教师张灵敏以洛阳红牡丹为引,诵出刘禹锡"花开时节动京城"的盛唐气象,霎时点燃课堂。当屏幕上映出嵩山摩崖石刻"日月当空"四字,斑驳金痕中似见武瞾执笔——那被烈火炙烤的焦骨牡丹,原是女皇重构权力美学的隐喻;"登封"二字篆刻的,则是武周王朝在天地之间镌刻的政治坐标。

    "大家看,这岂止只是贬花传说?"张老师轻叩金简图片,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的纹路在光影中流转,"武则天投简峻极峰,实是将帝王心事封缄于苍穹。"课堂顿成历史实验室,学员们透过考古报告与影像,窥见封禅仪典背后"以山为玺,以简为印"的权力语法。


  贰 运河星火照古今

  倏忽间,大运河全息图漫过青砖地面。瘦西湖二十四桥的月色与瓜洲渡的涛声在波光中交织,张老师手指吴王夫差开邗沟的青铜锸,将隋唐漕运体系解构为武周政权的经济命脉:"洛阳城中轴线上的天堂明堂,实为俯瞰运河的统治图腾——第三层观景台所见漕船,恰如流动的赋税奏章。"

  当刀郎《瓜洲渡》的旋律撞入辛弃疾"烽火扬州路"的词境,冯梦龙笔下的杜十娘竟在数据流中重生。朱红霞老师,以裂石之音诵罢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,杨华老师接续吟唱的杜十娘小调,让豪放词与市井曲完成跨越八百年的和鸣。有学员笔记疾书:"原来文化基因的传递,从不在庙堂与江湖之间设障。"


  叁 跨学科教学破壁录


  这堂课最令人瞩目的,是打破传统文史课堂的范式革命:


  • 时空折叠术:从武则天石淙会饮的摩崖石刻,到主讲人2012年攀登剑尖峰的惊险实录,历史考据与生命体验在嵩山绝壁共鸣;


  • 数字炼金法:AI复原的武周漕船载虚拟牡丹顺流而下,大运河博物馆的青铜锸与邗沟开凿动画叠印,科技让文明记忆具象为可触的星河;


  • 情感共振场:当"万仞高岩藏日色"的诗句遇见驴友吊床煮面的山野趣事,帝王诗篇终褪去铅华,显露出凡人共通的云霞之思。


      “教育当如运河之水,既载《茶经》里的漕粮,也渡《全唐诗》的月光。张老师结语时,窗外牡丹正艳。那些投映在教案上的运河星火、嵩岳云涛,此刻皆化作文化DNA的螺旋,悄然植入学员心间。

  肆 课堂之外的文明远征


  课后研讨会上,王爱萍老师展示手机里的"文化打卡地图:嵩山投简遗址标注"女皇的云端信箱",扬州瓜洲渡标记"杜十娘沉箱坐标",更有学员将课堂金句制成数字藏品。"这不是知识灌输,而是一场文明解码实验。"李老师感叹。


  据悉,商都学堂将启动"寻找武则天诗踪"研学计划,串联嵩山封祀坛、洛阳明堂遗址、扬州大运河博物馆,并开发"武周风云"VR课程。正如段爱红老师在笔记扉页所书:"今日我们在课堂拆解金简密语,他日或将在山河间重撰文明注脚。"


  暮春的梧桐影里,教育创新的年轮正悄然生长。

  那些封存在焦骨牡丹中的文化密码、镌刻于运河诗篇里的民族精魂,经此一课,终成可续写的当代史诗。

上一条:穿越时空的文化长卷:解码武则天与嵩山的千年交响
下一条:“破解舌尖上的健康密码”讲座爆满收官 健康饮食热潮引热议


Copyright © 2012 zhzhu.edu.cn All Rights Reserved
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信息管理中心制作维护 学校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英才街18号 邮政编码:450044